(十一)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77年8月12一18日在北京举行。到会的代表有1510名,代表着全国3500多万名党员。华国锋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政治报告,主要内容是:第一,总结了同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批判了他们炮制的“老干部是‘民主派’,‘民主派’就是走资派”的反动公式,揭发了他们篡党夺权、策动反革命武装叛乱的阴谋,宣告文化大革命以粉碎“四人帮”为标志而结束。第二,继续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认为“第一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胜利结束,决不是阶级斗争的结束,决不是无产阶级织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结束”。因此,今后依然要以两个阶级、两条道路斗争为纲。第三,重申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期党的相任务。叶剑英代表中央向大会作了《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从8个方做了说明,指出党章写进了“在本世纪内,党要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把我国建成为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内容的重要意义。大会经过分组讨论,通过了政治报告、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代表们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了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其中中央委员201人,候补委员132人。邓小平为大会致闭幕词,强调一定要恢复和发扬毛泽东主席为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全党、全军、全国努力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十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2年9月1——11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600人(出席开幕式1545人),候补代表160人(出席开幕式145人),代表着全国3965万名党员。邓小平主持了大会开幕式,并致开幕词。他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胡耀邦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报告。报告提出了党在新时期的总任务,这就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从经济建设、思想建设、政治建设和党的建设等方面,完整系统地提出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十一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査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和《中国共产党章程》。大会选出了由210名中央委员和138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同时选出了由172人组成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132人组成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十二大的胜利召开,标志着党成功地实现了具有重大历史性意义的伟大转变。它开始把中国带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政治轨道,并以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而永远载入史册。
(十三)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87年10月25日至11月1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36人,特邀代表61人(出席大会开幕式的共1953人),代表着全国4600多万名党员。邓小平主持了大会开幕式。赵紫阳向大会作了《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工作报告。报告指出,改革开放是振兴中国的唯一出路,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报告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指出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论断包括如下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并且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的一切工作都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报告明确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条基本路线,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赵紫阳主持了大会闭幕式。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关于十二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党章部分条文修正案的决议、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还首次采用差额选举的方式选出了由175名中央委员和110名候补中央委员组成的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了由200人组成的中央顾问委员会和69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十四)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2年10月12——18日在北京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正式代表1989人(出席开幕式1965人),特邀(1927年以前入党,并在党内担任过重要领导职务,德高望重的老党员)代表46人(出席开幕式35人),代表全国5100万名党员。李鹏主持大会开幕式。江泽民代表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了题为《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江泽民指出,为了加速改革开放,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必须努力实现十个方面关系全局的主要任务:第一,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快经济改革步伐;第二,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多更好地利用国外资金、资源、技术和管理经验;第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农业,加快发展基础工业、基础设施和第三产业;第四,加速科技进步,大力发展教育,充分发挥知识分子的作用;第五,充分发挥各地优势,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布局合理化;第六,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使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有一个较大的发展;第七,下决心进行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切实做到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兵简政、提高效率;第八,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第九,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第十,加强军队建设,增强国防实力,保障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第一,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决策和战略部署;第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第三,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大会分别通过了关于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顾问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以及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经过充分酝酿,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89名,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30名,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08名。江泽民主持了大会闭幕式。
(十五)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97年9月12——18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048人、特邀代表60人(出席开幕式的代表和特邀代表2074人),代表了全党5800多万名党员。李鹏主持了大会开幕式。江泽民作了题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江泽民在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作了深刻的阐述。他还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作了论述。江泽民主持了大会闭幕式并讲了话。大会批准了江泽民代表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所作的报告;通过了关于十四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3名,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151名,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115名。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总结了我国改革和建设的新经验,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定为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党的十五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跨世纪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
(十六)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02年11月88——14日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应到正式代表2114人、特邀代表40人(出席开幕式的代表和特邀代表共2134人),代表了全党6600多万名党员。大会通过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李鹏主持了大会开幕式。江泽民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江泽民主持大会闭幕式并发表讲话。大会通过了《关于十五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关于中央纪律检在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198名委员、158名候补委员组成的十六届中央委员会,选举出由121名委员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十七)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2007年10月15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胡锦涛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胡锦涛指出,这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大会由吴邦国主持,吴邦国宣布,大会应出席代表2213人,特邀代表57人,共2270人,实到2237人。在谈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时,胡锦涛强调,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胡锦涛在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十八)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8——1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正式代表2268人,特邀代表57人,代表着全国8200多万名党员。胡锦涛向大会作了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大会通过了胡锦涛所作的报告和《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批准了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工作报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委员会和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大会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大会选举产生了由委员205人、候补委员171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和由委员130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十八大肩负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信任和期待,凝聚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开启了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进军,开启了共创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未来的崭新征程。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锐意进取,攻坚克难,继往开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展现出更加广阔的前景,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展现出更加壮丽的前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展现出更加灿烂的前景。
(十九)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年10月18——24日在北京召开。大会出席代表2280人,特邀代表74人,共2354人,代表着全国8900多万名党员。习近平同志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等重大政治论断,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提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确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目标。大会认为,综合分析国际国内形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可以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15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大会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载入党章。大会选举产生了由委员204人、候补委员172人组成的中央委员会和由委员133人组成的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旗帜、团结奋进的大会,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
文:源自《形势与政策》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