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在115会议室进行支部专题学习研讨,会议由支部书记葛翠柏主持,校第一巡察组副组长丁习明和组员夏菁列席会议,支部全体党员参加了本次学习研讨。
葛翠柏首先传达了全省教育系统学习全国“两会”精神视频报告会和学校“两会”精神学习会等相关会议精神,并聚焦两会,就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八大亮点和习近平总书记于内蒙古代表团、经济界委员联组会、湖北代表团、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讲话要点进行解读,要求支部全体党员认真研读政府工作报告,领会总书记四下团组讲话精神。结合马院实际,葛翠柏对学院建设提出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马院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优良传统,继续发扬光大;二是以师生为中心办好建强马院,为学生奉献高质量的思政课程;三是要关心关爱学生,肩负起思政课教师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做好学生的陪伴者和引路人。
接着支部进行意识形态工作专题研讨,在前期读原著悟原理的基础上,葛翠柏从文献学难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建立、意识形态问题三个方面对《德意志意识形态》进行导读。她说作为有史以来第一部以意识形态斗争为主题的文献,《德意志意识形态》具有极高的学习价值,这对如今提高党员的政治敏感、锻炼斗争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学习《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对待意识形态的一般方法,对政治保持较高的敏锐度,不断汲取知识,增强意识形态干预能力。随后,大家积极讨论,踊跃发言,将自己的研读成果进行分享。
渠彦超: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形态”的虚假性的基本规定无疑指其“颠倒性”,也就是说它根本颠倒了存在和意识、生活和观念的关系,不是从生产、生活和实践出发,而是从幻想的观念出发,甚至以观念代替现实。除了“虚假的观念体系”外,《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所说的意识形态的含义至少还有统治阶级的思想和革命阶级的阶级意识,两层含义。
朱晓林: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一生的理论生涯中,逐步确立起了共产主义世界观,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重要目标。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原则,在历史辩证发展中获得对共产主义的真实理解。一要审视理解共产主义存在的几个问题,西方学者热衷以《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共产主义理解为准绳,对其做了人道主义的理解,在一定程度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还存在着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解加以庸俗化的现象在现实社会中确实出现过,如:苏联提出的“土豆加牛肉”式的共产主义,中国社会曾出现的“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式的共产主义。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思想在经验化中丧失理论的深刻性,也会严重动摇人们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与追求。二是《德意志意识形态》确立了理解共产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点。他们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马克思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而是兼具哲学家与革命家的双重身份,他的哲学服务于人的解放,服务于变革现存社会、走向共产主义,服务于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共产主义代表了人类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
刘静:在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述中较大手笔地讨论了“现实的人”,一切论述从“现实的人”展开。“现实的人”,既不是指的某个特定的具体的人,也不是把所有人集合在一起,来进行分析批判,这里“现实的人”跟随的背景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这里对现实的人的研究,是以人为中心,以人周围的活动展开的研究。马克思的唯物史观对马原课程教学的启示: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象是大学生,是受社会环境影响的人,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多样性以及其社会背景的复杂性。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坚持从人的实际出发,真正了解学情,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使思政工作更具实效性。同时,要针对不同的人内在的精神需求,立足于关心、尊重及理解人,充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和自主意识,切实解决人们的实际问题,思想政治教育才能获得最佳效果。二、坚持教育教学的时代性原则。唯物史观中的“现实的人”,不是单个人或某个特殊的人,也不是一群人,而是处在社会活动与生产的社会中的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人也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我们的思想行动也要随之变化。当今我们处在价值多元化、文化多样化的信息时代,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思政工作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前提下与时俱进,才能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立体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杨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是集中表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综合符号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具有话语价值的人民性、话语内容的民族性、话语表达的创新性三大鲜明特征。而中华文化的深刻沉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厚涵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鲜活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三大特征形成的根本原因。深入探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的鲜明特征和生成原因,对通俗化阐释党的执政理念,夯实党执政的群众根基、形象化传达治国理政思想,增强制度自信、生动化传播中国价值,消除思维偏见,都具有多重时代战略价值。可以通俗化阐释党的执政理念,夯实群众根基,形象化传达治国理政思想,增强制度自信。
陈美杉: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社会矛盾和阶层分化等问题不断凸显,社会意识形态多元激荡,一些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趁机泛起,特别是在新媒体舆论阵地上,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无视人民立场,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就,阻碍了哲学社会科学价值引导作用的正确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安全,目前我们已经与任课教师签订课堂政治责任书,成立督导组对课堂教学进行督查。在今后的教学管理中,意识形态安全将始终作为马院常规重点工作。
最后,葛翠柏传达了校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暨“制度建设年”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要求全体党员认真学习朱书记在“制度建设年”推进会上的讲话内容,深刻认识制度建设的重要意义,严格规范做好学院规章制度的“废改立”工作。
文字:陈美杉
图片: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