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上午9:30,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心召开集体备课会,研究讨论新质生产力如何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备课会由马原教研室主任孙凤兰主持。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健出席会议并讲话。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张亚军,院长葛翠柏,副书记石红霞以及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了本次备课会。
备课会上,学院五位教师从“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和具体内涵”“原理角度解读新质生产力的重大价值和意义”“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以及“新质生产力理论融入大学思政课教学的探索”五个方面就新质生产力进行了领学导读,并结合所授课程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进行交流研讨。
刘健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集体备课筹备充分,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走在党的创新理论学习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前沿,积极进行理论探索和教育教学研究的良好风貌。刘健提出四点具体意见:一是深刻领悟新质生产力提出的背景和意义,学深悟透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和具体内涵。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力新质化推动了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每一次生产力飞跃,都伴随着社会文明巨大进步。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历史发展大势和我国实际国情而作出的重大论断和战略部署,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深化了对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为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二是深入研究如何将新质生产力与体育院校尤其是体育产业相结合,准确理解把握体育新质生产力的内涵和特征。体育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最新的体育实践,也是体育理论研究的首创探索,马院教师要跟随体育新质生产力发展实践,科学把握发展趋势,持续深化理论研究,助力体育强国事业高质量发展;三是持续加强教学研究,注重成果转化,结合体育院校学生实际,探索如何将新质生产力融入思政课教学、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堂教学内容,深入浅出地传递给学生;四是要勇担重任,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鼓励青年大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洪流融合统一,培养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张亚军在点评发言中指出:作为思政课教师,一要讲深新质生产力的背景意义,积极响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把思政课建设和党的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在理论研究、课程教学、人才培养等各方面进行全面创新。二要讲透新质生产力的丰富内涵,厘清新质生产力的概念、脉络以及和体育的关系,找准新质生产力和体育强国建设的结合点。三要讲活新质生产力,将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作为培养新时代新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要胸怀国之大者,以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体育强国、教育强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创新思维,激发创新热情,提升创新本领。
葛翠柏在点评发言中提出三点具体要求:一是思政课教师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立足思政课堂主阵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二是以新质生产力焕发思政课建设新活力。将新质生产力融入各门思政课教学,从不同视角做好教学设计,按照“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标准打造思政金课,围绕新质生产力推出一批研究成果;三是以新质生产力展现体育文化新风貌。进一步挖掘、梳理和激活民族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推动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发展,弘扬中华体育精神,助力体育强国建设再立新功。
石红霞在点评发言中表示:本次集体备课老师们结合课程特点,就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融、融什么、如何融进行了深入交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创新是核心要素,基础和先导靠教育。青年学生作为未来引领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力军,做好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至关重要。思政课老师要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立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习近平经济思想,立足当代经济、科技发展实际,讲深讲透新质生产力理论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引导青年学生深刻领会新质生产力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增强学习掌握这一重要理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蒋艳在点评发言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立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取得的巨大成就基础上,是在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指向。研究新质生产力要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南体的特色,从理论研究向课堂教学转化,从学术话语向教学话语转化,从教师向学生转化。
党委常委、副校长刘健出席备课会
备课会现场
思政课教师进行备课交流
文:陈美杉
图:姚利松、陈美杉
审核:葛翠柏、石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