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负责人培训班,每年一期,每期按高校和普教分别举办,已经进行了第十九个年头,成为我们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的一大亮点。我2006年退休走到关工委第一线。以后,坚持在每年的培训班上讲一个题目,按照全省工作进度所提出的要求,把我自己想说的讲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今年培训班,我想讲的题目是“总结经验,乘势而上”。
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我有三点考虑:
第一,从1992年建立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至今已有25年。按理应当开会庆祝一下。考虑到当前的规定和在职领导比较忙。所以庆祝活动就从简了。我们采取两种庆祝形式,一是借四年一次的表彰机会,表彰关工委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激励大家进一步为关心下一代工作砥砺奋进;二是我发个言,把二十五年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的经验梳理一下,继往开来,以实际行动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
第二,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二十五年确实创造了不少经验。这些经验是我们各级关工委在同级党委领导下辛勤努力的结晶,也是我们关工委的宝贵财富,确实需要梳理出来,加以放大,更好地促进关工委工作。
第三,关工委工作常态化明年是收官之年,明年下半年还将部署优质化创建,是优质化开启之年。今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加之党的十九大强调重视青年工作,提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这势必推动各级党委、政府更加重视青年教育培养工作。今后,还将加大力度,进一步落实好习总书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所以,我们需要在总结经验基础上,乘势而上。
下面,我讲两个方面,一是总结经验,二是乘势而上。重点讲总结经验。抛砖引玉,希望引起大家思考。
总结经验
江苏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自1992年建立以来,走过了25年的历程。总结25年的发展历程,可凝练为四个阶段、五项重点、五个成果和六条经验。
四个阶段。在这二十五年中,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经历了相对独立的四个阶段。即组织建设阶段,建立关工委组织,组建领导班子,建设工作队伍,形成关工委体系和网络等;制度建设阶段,形成几十项制度,包括内外运行制度、会议制度、学习制度等;长效机制建设阶段,在制度建设基础上,凝练出党委领导关工委工作机制、工作运行机制、组织建设机制、条件保障机制和表彰激励机制,进行重点打造;常态化建设阶段,历时8个年头,使各级各类教育关工委基本上实现了工作常态化。
五项重点。在这二十五年中,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着重做了五项重点工作,即“五个致力于”。一是致力于思想引领。按照党的工作机构的要求,引领各级关工委组织;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引领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二是致力于顶层设计。大的方面是按照发展阶段,设计好每个阶段的工作重点;每年发一个要点,设计好全年工作;每一项重要工作都做到有布置,有检查,有落实。三是致力于组织推动。通过典型引路、现场带动、文件会议、交流培训等形式进行推动。四是致力于为各级关工委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氛围。通过下发权威性文件,选择好工作载体,落实好工作地位、工作队伍、工作条件、工作经费和相关人员补贴等问题。五是致力于各级各类关工委的平衡发展,形成特色。主要是用标准来推进,用特色品牌来彰显。“五个致力于”的核心是发展。即思想引领发展,组织推动发展,条件保障发展,促进均衡发展和形成特色发展。
五个成果。一是组织健全,形成体系,形成网络。13个设区的市,105个县(市、区),7414所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141所公办高校和部分民办高校,1134个高校二级单位都建立了关工委。二是关工委工作地位得到了确立,关工委工作基本上摆上了本单位党政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关工委成为关心下一代和思想政治工作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三是关工委队伍不断壮大,关工委骨干队伍形成并不断提高水平,关工委老同志工作平台普遍建立,全省参加关工委工作的老同志有20多万人,加上在职同志共有近30万人。四是着力进行思想引领,形成了专门工作队伍、江苏特色主题和精品教育案例,并为满足青少年需求做了大量的实事、好事、善事。五是探索了关工委建设的路子,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
六条经验。在这二十五年中,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对做好关工委工作,有比较深入的思考,同时也有比较深刻的体会,主要有六条基本经验,即认识是先导,常态化是基础,机制是保证,“四个作用”是根本,创新是动力,优质化是方向。
归纳起来,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走过的是“四、五、五、六模式”。下面,我就提纲挈领地分别讲一下六条基本经验。
一、认识是先导
(一)为什么说认识是先导
认识是解决问题、推进发展的钥匙。做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认知——认同——内化——行动的过程。都必须先解决认识问题。这既是经验,又是规律。认识到位,工作就能到位。思想领先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取得革命和建设一个又一个胜利的法宝。实践证明,认识提高的程度,决定着工作的力度,决定工作成效。思想通了,主观能动性就有了;主观能动作用有了,就会主动动脑筋,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就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也就有了,工作标准就高了。所以说认识是解决问题,决定工作成败的钥匙。解决好关工委工作的认识,就是把关工委的根要扎牢,根要扎深,根要扎正。
(二)关工委工作要解决好三个基本认识问题
1.为什么要在中国建立关工委组织
这是关工委的入门教育,启蒙教育,也是一种扎根教育。解决好从了解到理解、从组织服从到思想服从和行动自觉的问题。
①在中国建立关工委组织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大家知道,在中国最早出现关心下一代组织是在1983年,当时叫“关心下一代协会”。经过党中央八年的培育和组织推动,在1990年经党中央批准建立关工委组织。其中1989年是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党中央正确分析国际国内形势,从中国1989年“六.四”政治风波和东欧剧变的经验教训中,得出的正确结论。这个结论就是,共产党的红旗能打多久,关键在于培养好下一代。二是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三是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培养接班人的需要。四是离退休老同志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为了充分发挥老同志政治优势、威望优势、经验优势、亲情优势、时空优势,不可替代的作用。五是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创新举措。
②中央批准建立关工委组织有五大重要意义:一是表明党中央对这一事物的充分肯定和高度重视,起到了正名激励的作用。使大家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二是表明在党中央领导下,在老一辈革命家的关怀下,在总结“关协”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基本问题,对处于起步探索阶段的关心下一代工作,起到了及时的指导作用。三是为老同志搭建了更大的舞台,促进关工委队伍壮大,为关工委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中央批准建立关工委组织,进一步加强了党和政府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领导和支持,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发展和提高,为形成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体系和组织网络提供了根本保证。五是中央批准建立关工委组织,从组织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公办条件等方面,为地方树立了样子。
③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对关工委工作十分重视。一是党中央政治局常委每年对关工委工作都有重要指示。习总书记2015年8月24日对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指示,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江苏省委要求把这一指示在江苏落地生根。二是省委常委会每年研究一次关工委工作,从未间断,要求省委各部门、省政府各单位都要为关工委排忧解难。并提出省委要“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三是教育部党组2009年专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建设的通知》,要求从时代的高度、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认识关工委,切实加强关工委建设,为新时期关心下一代事业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实际上还提出要从事业的高度去认识的问题。就是著名的20号文件。四是省教育厅党组专门下发[2010]51号文件,强调关工委工作就是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
因此,作为地方教育部门和高校党政组织,一定要形成共识,要十分重视关工委工作,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之中。
2.什么是关工委
认识什么是关工委,主要从四个方面。
①关工委的性质。性质是组织的根本属性,是一个组织区别于另一个组织的根本标志。一是关工委姓党,是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开展工作的。二是关工委是党委的工作机构。三是关工委不全是离退休老同志,“是有在职同志参加的”,主要有五类人员:主任,我们要求是各个单位的主要领导,一把手;分管领导,热爱这一工作的在职领导;委员,本单位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秘书长,在职中层正职干部;秘书,年轻的在职干部。省委组织部专门发文,要求配备一至二名35岁以下的关工委秘书,这也是优秀工作团队评选的重要指标。四是在职领导发挥主导作用,提出关工委工作任务。地方教育部门每年至少一次、高校党委每学期都要听取一次关工委工作汇报,对关工委工作提出要求。五是离退休老同志是关工委主体,在党委领导下,在在职领导主导下,开展工作。六是关工委委员单位发挥助力作用。七是日常工作团队发挥关键作用。
②关工委工作方针。一是“围绕中心,配合补充”。讲的是关工委的工作定位。关工委要定在围绕中心上,定在配合补充上。二是“因地制宜,量力而为”。讲的是关工委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本单位离退休老同志和关工委掌握的资源出发,从学校青少年的需求出发开展工作。做到五个面对,即面对党和国家以及本单位发展中心任务的需求,面对青少年学生的需求,面对青年教师的需求,面对青年职工的需求,面对所联系社区的需求。三是“立足基层,注重实效”。讲的是关工委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关工委的工作对象主要在基层,工作要紧贴基层,要贴近青少年,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四是“积极进取,勇于创新”。讲的是关工委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要适应时代的要求,不能因循守旧,故步自封。今后,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方针,要按照这四句话来进行。
③关工委的工作任务。有三个层次:一是做好组织、指导、配合三篇大文章。组织是基础,组织的重要手段是搭建平台。平台是发挥老同志的特长和资源的舞台,是老同志的精神家园。要指导老同志开展工作,帮助他们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工作要配合本单位,不能就关工委工作抓关工委工作,搞“两张皮”。目前,组织、指导、配合三个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产生很好效果,但都要加强,都要探索。组织、指导、配合三篇文章做好了,关心下一代工作就有成效,就上层次,就算成功了。二是要坚持“两个全面”、“一个着力”。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着力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事关“两个全面”的事,关工委如果有条件有能力都可以做。因此,关工委工作要做的事很多,但不要忘了着力点是思想道德、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今后要在优化提升专门工作团队的同时,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个方面,继续逐一打造精品教育项目,形成江苏品牌。三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关工委工作的最终目标,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刻理解关工委工作任务,你就会得出这样结论:关工委是一项事业,是一门学问;你就能找到你工作中的差距,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关工委是做什么的?归纳起来,关工委是做大事,做实事,做好事,做善事,做积德的事的,是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
④关工委的特点。一是先进性。主要是指政治上的先进性。因为关工委的主要任务是端正青少年政治方向,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必须要强调关工委工作的先进性。要保持这种先进性,对参加关工委的人,特别是关工委的主要骨干,要有先进性要求,这是不言而喻的。一般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有良好的个人修养和较为丰富的个人阅历,对青少年工作有感情,有特殊的号召力和吸引力,真正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群众性。离退休老同志是庞大的群体,离退休老同志是关工委的主体。他们离退休后,不再有党政职务,也没有行政手段。属于群众性参与。三是教育性。关工委要配合教育部门和学校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教育是多方面的,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工委还有独特的教育功能,还可以利用他们的优势对青少年进行教育。这种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四是辅助性。在关心教育下一代的系统工程中,负主要责任发挥主要作用的,是党委和政府以及专门教育机构。他们是主渠道,关工委是配角,起到配合补充作用,发挥参谋助手、桥梁纽带作用。工作中要到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五是公益性。关工委是不计名利、为社会作奉献的组织。不参加任何以赢利为目的的商业性活动,防止任何商业因素参杂到青少年教育活动中来。目前,也要防止别有用心的人或其他组织盗用关工委名义牟利侵权。六是全国性,系统性。从中央到地方,到基层,都有关工委组织。关工委只受同级党委领导。关工委之间虽然没有垂直的领导关系,但业务上有指导和被指导关系。全省教育关工委是一家。
3.了解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发展历程
目的是,理解省里的部署安排,自觉地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做好跟进工作,与时俱进。
①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走过的是一条从低到高、从局部到全局科学发展之路,是一条团结一心、砥砺奋进之路,是一条不断探索、创新发展之路,是一条凝聚党政领导心血、洒满广大离退休老同志汗水的成功之路。
②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发展过程。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发展,一步紧跟一步,步步相跟;一环紧套一环,环环相扣。后一阶段是前一阶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前一阶段工作的巩固和发展。
③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致力于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创新中求发展。力求在质量保障前提下,均衡发展,全面发展。
④注重借势发展,借力发展,借台发展和特色发展,把发展作为硬道理。
当然,解决关工委认识问题,不局限在这几个方面,关工委的每个发展阶段,每一项工作部署和具体要求,都有认识问题,都需要统一思想。不同的人群,都会有不同的认识问题,都需要加以引导。
(三)解决认识问题的三条经验
1.学习。包括自学、组织学、请进来学和走出去学;交流学习,资源共享,互相启发。重点学习文件材料有,党的十九大报告,习总书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教育部20号文,省教育厅党组51号文,省教育厅与财政厅联合印发的57、147号文;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创新案例,即三本《求索》,以及各个《纪要》。在学习中,要勤学、多思、常悟。关工委工作很具体,但关工委工作是一项事业,也是一门学问。在学习中找出差距,在学习中悟出道理,悟出办法。
2.培训。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坚持每年举办培训班,已连续举办19届。这是个解决思想问题、认识问题的好办法。通过专家讲座、经验交流,很多问题可以在培训班得到解决。
3.沟通。个别沟通,成效显著。在多年的工作经验中,我笃信这个方法。沟通可以解决不了解、不理解的问题;沟通是平等的,可以增加友谊和尊重。我把个别沟通作为抓工作的座右铭。今年,39所高校领导换届,我去了36所,与高校一把手沟通。9个设区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调整,我去了7个设区市教育局,与新任局长沟通。领导换了,及时沟通,就能保证关工委工作不受影响,我们要一级沟通一级,层层沟通。要加强对新任主要领导的沟通,及时沟通。我特别希望关工委在职领导能带头做好下级的沟通工作,不要“因事小而不为”。
二、常态化是基础
1.为什么在江苏教育系统搞关工委工作常态化?这个问题在2010年关工委工作常态化阶段开始时,我就在各种场合讲过。回过头来看,有这么几点理由:一是常态化是为了落实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提出的要求,借势发展。二是常态化是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必经阶段。三是常态化是为了巩固和发展长效机制阶段的重要成果。四是常态化是为了进一步推动各级党委,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中。五是常态化是为了使关工委工作和其他党政工作一样,正常化,规范化。
2.关工委常态化目标。一是关工委工作真正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之中。二是关工委要像其他机构一样,挂牌办公,实行坐班制,正常办公。三是经费保障,纳入预算。四是落实驻会老同志的补贴。五是办公条件不低于中层工作机构。六是落实好“六大机制”,发挥好“四个作用”。
3.如何实现常态化?我们做了这样的顶层设计和实际操作。
①下发了51号文件。作为一个大的阶段,必须要有权威性的文件引领。常态化是省委教育工委和省教育厅党组作出的决定,是对教育系统各级党委提出的要求。我们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只是参谋助手。
②制定常态化的标准。以省教育厅名义下发常态化的考核内容和要求,使常态化建设目标明确,要求具体,力度很大。
③以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名义下发《关于开展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合格单位考核的通知》,明确了考核思路、考核的组织实施和注意事项,规定考核的具体程序,即建设——申请——评议——整改——合格认定,把考核认定的过程作为整改建设的过程。
④在抓市、县(市、区)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和高等学校关工委常态化的同时,适时地对中小学和高校二级单位常态化进行部署,地方由市统一标准,高校参照省里要求自定标准。
⑤抓了三大环节,即常态化合格认定——巩固提高——优秀工作团队评选,加强引领,环环紧扣,步步深入,一着不让。
目前,13个设区市、105个县(市、区),141所公办高校(除几所新建的外),通过了常态化合格认定。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通过常态化合格认定的约占93%;高校二级单位(院、系)通过合格认定的占87%。明年上半年均可基本完成。
4.常态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①常态化是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发展的重要抓手和重要机遇,机遇不再来。
②常态化是一个建设过程,不是目的,要注重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③常态化的重点在基层,没有基层单位的常态化,就没有上级主管部门和单位真正意义上的关工委工作常态化。
④常态化是推动平衡发展,提升工作层次的重要措施。
⑤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要发展,要上新台阶,必须把常态化这个基础打牢。
⑥江苏的常态化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上了一个大台阶,但还是初步的,基础还不太扎实,仍有不平衡性,还有薄弱环节,还有提高质量的问题,不要估计过高。还需要在优质化创建阶段继续加以巩固提高。
三、长效机制是保证
1.长效机制是在制度建设基础上提出的,是对制度建设的整合和升华,源于制度,高于制度,强于制度。具有权威性,长期性,稳定性,针对性,实效性,是关工委工作的根本保证。
2.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要进一步发展,要巩固和发展好六大机制,即党委领导关工委工作的机制,组织建设机制,工作运行机制,条件保障机制,表彰奖励机制和对基层单位的“双考核”机制。
3.党委领导关工委机制中,要解决好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实现关工委工作和本单位工作统筹安排,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奖惩,一起考核,并作为奖惩的主要内容。继续做好“纳入”、“融入”两篇文章。哪些纳入融入,如何纳入融入,还需要进一步理清思路,加强实践,创造经验。
4.组织建设机制中,①要进一步加强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关工委主任原则上由本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兼任”。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有特殊情况,主要领导不能以此为借口,不担任关工委主任。“要选择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有责任心的同志担任关工委分管领导”,是说不是什么领导都能分管关工委工作的,要有爱心的人分管,不能因用人失当给关工委带来削弱。“要着力选配好有爱心、有威信、有能力、有工作热情,从领导班子中刚下来,相对年轻的老同志担任常务副主任,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充实”。这个规定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是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老同志的余威和影响力,是必须的。不是这样的对象担任常务副主任,尽管这些同志级别上够,但没有从领导班子里退下来的老同志有权威性,对在职委员单位和下属单位缺乏号召力,无法替代。
②要设置强有力的日常工作机构。关工委日常工作机构应视同本单位中层工作机构。秘书长应由在职中层正职干部担任或兼任,秘书长要称职,工作要到位。要配备一、二名有能力、有水平的老同志担任秘书长或副秘书长,抓日常工作,实行“双秘书长制”。35岁左右的专兼职工作人员不少于一名。
③要按照核心层、骨干层、参与层三个层次的要求建设好关工委工作队伍,加强核心层,提升骨干层,扩大参与层。使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让他们在时代舞台上发光发热。
5.工作运行机制中,要进一步完善关工委工作规则,特别要从实际出发,完善坐班制,办公会议制度,调研制度,培训交流制度。
6.条件保障制度中,继续坚持落实好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文件,关工委有专门办公室;关工委秘书处的办公条件不低于中层工作机构;保证专项工作经费。经费达到了省里标准并列入本单位财务预算;落实了驻会人员工作补贴等。这些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7.表彰激励机制中,坚持定期表彰制度,组织各种奖项评比等,要在守规矩的前提下搞活,营造良好工作氛围。
8.坚持对基层单位双考核机制,一是要把基层单位重视关工委工作,列出几项指标,占一定的分值,纳入上级对基层单位年度综合目标考核之中,与奖惩挂钩。二是要把上级关工委对基层关工委的考核纳入先进评比之中。保证基层单位不因人事变动削弱关工委工作。保证基层单位关工委工作在健康道路上常态运行。
四、“四个作用”是根本
四个作用,即在职领导的主导作用,离退休老同志的主体作用,委员单位的助力作用,日常工作团队的关键作用。这些说的都是人的作用。人的因素第一,所以说四个作用是根本。
1.为了发挥主导作用,省51号文件中,对在职领导提出了要求。比如,在思想认识上,要把关工委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在工作要求上,要把关工委工作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在个人行为上,要从本单位实际出发,提出适合老同志完成的关心下一代工作任务;要主动参加关工委组织的重要活动,并加以指导;要及时解决关工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为老同志参与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等。省里设置荣誉奖、先进个人奖,下发了《关工委在职领导座谈会纪要》,还编印了《在职领导重视关工委工作发挥主导作用实绩录》,如何发挥在职领导主导作用,有了发展,有了经验,有了典型,在职领导越来越重视关工委工作,但这方面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
2.对于发挥委员单位的助力作用,51号文件的要求是,委员单位主要负责人,要结合本部门业务,研究提出关工委工作任务,支持关工委搭建工作平台,在帮助关工委开展活动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在和关工委联合搭建的工作平台中,“实行双组长制”。近几年,我们还通过转发经验,推动建立委员单位对关工委工作的职责并纳入考核等。近几年,委员单位发挥助力作用越来越好,但仍要加强。
3.在发挥老同志主体作用中,要进一步落实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让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工作中来。在这方面,要冲破几个误区。比如,老同志离新校区远,不方便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本单位离退休干部与教师少,退休职工多,力量不足;有的同志退休后回家带孙子,或业务工作忙碌,不愿参加等。我认为这些当然是实际问题,但不能作为主要理由。我认为,不能以参加关心下一代组织,或能不能到本单位来为标志,衡量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而应以能不能为青少年做事来衡量。老同志为青少年做一件事,或为学校发展提一条建议,就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现在是信息时代,我们把需要帮助的人和老同志对接好了,他们利用现代媒体就能联系,距离不是问题,年龄也不是问题。现在,我们做关心下一代的途径很多,事情也很多。退休职工照样可以做关心下一代工作,比如关爱超市、节能节电、四点钟学校等。所以,我们要做过细工作,把老同志资源和青少年需求搞清楚,通过对 “双菜单”进行整合,就能产生出许多平台和途经。这方面要有退休同志和在职同志配合做。要选好有爱心的人、热心的人、细心的人、有责任心的人。做关工委工作不能大而化之。
4.日常工作团队是本单位关工委工作的心脏,是发动机。表彰优秀工作团队,是巩固提高关工委常态化的重要举措,关系到一个单位关工委工作的成效。日常工作团队强,则关工委强。所以说日常工作团队是心脏。日常工作团队关键在于建设。省里发了《关工委优秀工作团队基本要求》,共八条,要很好对照标准进行建设。省里连续两年进行表彰,明年还要进行一次。表彰是手段,建设是目的。表彰的目的是推动建设。目前,县以上和高校校际层面日常工作团队还可以,还要继续抓,但要重点抓好基层工作团队建设。
五、创新是发展动力
(一)为什么要强调创新?那是因为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和进步的不竭源泉,是保持兴旺发达的动力。关工委要长期存在、发展和进步,就应该不断创新。否则,就会是一潭死水。没有生机和活力的关工委,领导不支持,离退休老同志不愿意参加,青少年不信任,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实际工作中,我们衡量一个关工委有无特色,有无活力,主要是看他们工作上有无创新。因此,我们一定要树立创新的理念,提高创新的勇气,积极进行创新的实践,努力形成创新的成果。
(二)关工委工作如何创新?
第一,要解放思想。不要把创新看成高不可攀的东西,不要以为只有关工委工作全面发展的单位才能创新。只要想创新,就一定能创新。
第二,要认真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及上级关工委工作的文件,特别是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和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下发的51号文件,以及省教育厅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的57、147号文件,反复学习,深刻领会,掌握做好关工委工作的思想武器,保证创新的正确方向。要学懂关工委,业务上要求精。明年的工作要点就特别强调了“五个精”,即精确找准工作定位,精心搞好顶层设计,精细做好日常工作,精准服务青少年需求,创造精彩特色品牌。真懂了,就有了创新的本领,不懂就是瞎创新。
第三,要认真理解。全面理解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的部署要求,特别要借鉴省里三次创新工作案例的经验,我很欣赏“拿来主义”。要把本单位关工委工作放到全局中衡量,了解所处的位置,把握能创新到那一步,准确定位,明确工作方向和要求。不了解全局,就是乱创新。
第四,要加强调研。切实了解本单位离退休老同志的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切实了解青少年学生、青年教师、青年职工以及学校发展和所联系社区的需求,建立资源菜单和需求菜单,从而搭建好平台。这项工作很具体,很繁琐,很辛苦,需要很耐心、很细致。但很值得。不从本单位实际出发,不解决实际问题,不是真创新。
第五,要讲究创新方法,努力做到会创新。在创新方法上把握好三点。一是把关工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同类单位中大家遇到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进行梳理,组织攻关,分析原因,理清思路,把做法上升为经验,形成公认的理念、机制、体制、载体等。别人没有解决,你解决了,可供大家学习借鉴的,这就是创新。二是在建立的工作平台上,进行打造,创出特色,这个特色就是创新。如果对有的特色进行深度加工,铸出品牌,那更是创新。所以我们通常讲三句话:搭平台,创特色,铸品牌。平台是基础。江苏大学在省里三次创新奖评审中都有项目获奖,就是因为他们搭建的平台多,特色多。我们要落实习总书记关于“让更多的老同志参与到关心下一代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时代舞台上发光发热。”的指示,就必须要更多地搭建适合发挥他们作用的平台。平台是老同志发挥作用的舞台,我们要回头看,悉心加以搭建。三是对本单位长期坚持的工作方法、制度等,进行包装,发展放大,提升,也可以形成特色,人无我有,提供给别人可以借鉴的,同样也是创新。如江苏大学的“奇思妙想”,淮安的“周恩来班”,宜兴的“四帮一”,常州的“阳光365”,苏州吴江的“好苗苗班”等。
(三)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进行了哪些方面创新?
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历程。
1.在理念方面。在对关工委认识问题上,51号文件提出“要牢固确立关工委工作是教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和无论怎么重视都不过分的意识”。这个重要观点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党组贯彻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的一个重要创新和发展。它通过省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大力宣传和强力落实,就像一个动员令,不仅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党委把关工委工作摆上议事日程,纳入党政工作运行轨道,融入日常工作之中,在职同志发挥主导作用,而且为老同志开展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工作环境,极大地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还为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文件,解决各级关工委工作经费,老同志补贴,对外募集资金用于关心下一代工作,提供了理论和舆论支持。
2.在关工委工作整体设计方面,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实行了发展阶段论,把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机制建设、常态化建设,都作为相对独立的发展阶段来抓。坚持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一仗接着一仗打,每个战役每一仗都有解决的明确目标和工作重点,促进关工委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步步深入,效果显著。
3.在关工委工作性质方面,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提出在职领导发挥主导作用,离退休老同志发挥主体作用。省教育厅51号文件又提出了在职委员单位发挥助力作用,日常工作团队发挥关键作用。明确要求各级教育部门关工委要在发挥“四个作用”上下功夫。
4.在工作方针方面,2002年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把“围绕中心,配合补充;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立足基层,注重实效”,作为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的工作准则。这本身就是一个创新。2016年省教育系统关工委根据形势发展和实践的经验,提出要加一句话“积极进取,勇于创新”,使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方针更加全面,更加符合教育关工委实际和时代要求。
5.在工作任务方面,在关工委工作任务方面,教育部20号文件提出主要是青少年学生和青年教职工。结合江苏的情况,我们提出了五个面对,使关工委工作对象更加清晰,以便更好地分类指导。
6.在组织建设方面,一是在关工委组织架构上,教育部党组提出关工委要有在职同志参加。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把它具体化为五个方面,即关工委主任原则上有本单位主要党政领导担任,有在职党政副职协助分管,中层正职作为委员,秘书长由中层正职干部担任,必须配备一名年轻干部担任或兼任关工委秘书。这是对教育部党组20号文件的新发展。这一发展,不仅增加了关工委工作的活力,增加了关工委工作的影响力、凝聚力、战斗力,增加了关工委工作的实效性,同时改变了人们认识关工委的观念。
二是在基层组织建设上,提出了“全覆盖”和“不留空白”的目标,推动了基层组织建设。
三是统一规范了各级领导班子组成。51号文件规定了领导班子的组成。经过近八年的常态化建设,我省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基本上达到了这个要求。
我省教育关工委领导班子组成,是对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的创新。有以下优势。有利于党委重视关工委工作,确保关工委的地位;有利于在职领导发挥主导作用,及时解决关工委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保证关工委工作常态化健康运行;有利于离退休老同志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发挥委员单位的助力作用,增加了关工委工作的整体实力和影响力;有利于关工委工作和教育部门、学校的日常工作有机结合,防止“两张皮”。
四是统一规范了关工委办公机构,要求把关工委秘书处视同本单位中层工作机构。使关工委工作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更加及时、顺畅,使关工委常态化有了力量的保证,有了阵地的保证。
五是倡导“双置配备”是对关工委领导班子建设的创新。在这个倡导下,我省市(县、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实行了“双主任制”、“双常务副主任制”、“双秘书长制”、工作平台的在职同志和老同志的“双组长制”的面比较大,并逐步在扩大。由于在职主要领导变动大,时常带来中层干部变动大,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不稳定。“双制配备”符合关工委特点,适应关工委发展要求。比如“双主任制”,一位领导同志工作变动了,还有一位主任;常务副主任,一个人家里有事情,还有一个在岗。保证关工委工作不脱节,有可持续性。“双秘书长制”,在职秘书长联系在职同志,老同志秘书长联系离退休老同志,分工各有侧重,有利于关工委工作配合补充,协调发展。
六是在关工委队伍建设上,提出了“三个层次“的建设要求。我们认为,建设一支热爱关心下一代工作,观念新,作风正,水平高的关工委队伍,是关工委工作攻坚克难、取得实效的根本保证。早在2006年我们就提出按照“核心层”、“骨干层”和“参与层”三个层次建设关工委。“核心层”,是指在各级关工委领导班子里工作的同志;“骨干层”,是指那些经常参加关工委活动并担任一定实际工作,特别是在各种工作平台里工作的同志;“参与层”,是指那些不常到单位里来,而又力所能及为关心下一代工作做点事的人。为了分类指导,我们提出了“提高核心层”、“加强骨干层”和“扩大参与层”的要求。为了提升核心层,我们转发了若干典型经验,供他们借鉴;下发了《江苏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文件汇编》,供他们学习;从1998年起坚持每年一次培训,连续19年,帮他们提高;在调研座谈基础上印发了《关工委在职领导座谈会纪要》、《关工委老领导座谈会纪要》,对他们进行引导。为了加强骨干层,我们印发了《充分发挥关工委委员单位作用座谈会纪要》和《关工委秘书长座谈会纪要》,对他们进行指导。我们在搭建关工委工作平台上下了功夫,使工作平台成为形成工作骨干、培养工作骨干、提升工作骨干、发挥工作骨干作用的基地。为了扩大参与层,我们提出了“做一件事不嫌少,做几件事不嫌多”、“只要力所能及就行”的要求;要求大家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年龄大不能做关心下一代工作”、“退休职工不好做关工委工作”、“离新校区远不方便做关工委工作”、“家务重不能做关工委工作”等误区。树立能否让更多老同志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关键在于组织,在于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工具等意识;要求各单位建立需求菜单和资源菜单,把需求菜单细化,让老同志打“勾”等办法,大大地提高了参与度。据2016年年底统计,在能够参与关心下一代的同志中,高等学校参与率为65%,普教为88%。
七是把为老同志搭建工作平台,作为关工委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提升了工作平台的层次,强化了工作平台的重要性。我省从搭建平台的必要性、搭建平台的目的、搭建平台的原则、搭建平台的类型和搭建平台的方法途经等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思考。搭建工作平台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依托职能部门搭建,省51号文件提出了9个方面;二是依据老同志的特长和资源搭建,可以为一个人或几个人搭建平台,不拘一格;三是借台,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我省搭建的平台有调查研究组、理论宣传组、党建辅导组、教学督导组、心里咨询组、帮困组、助学组、就业指导组、社团指导组、校园文化组以及谈心屋、关爱超市、校园网络管理、校友联络、校史编撰、校企合作、校外辅导、家庭辅导、家长学校、网络管理、青马工程、青蓝工程、节能节电、结对共建、联系班级、四点钟学校等。
7.在家长学校方面,实行了领导体制的创新。多年来,我省十分重视家长学校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不懈努力,全省99%的中小学和公办幼儿园都建立了家长学校,形成了教育部门主管、教育工作关工委主抓、各类学校主办的格局。初步实现了办学常态化、标准化、课程化和特色化的要求。随着家长学校的发展,按照教育部2015年10号文件中要求的“要把家庭教育列入教育部门重要议事日程”,“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等规定,我们认为“教育关工委主抓”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家长学校的发展要求。县(市、区)教育局直接面对家长学校,有许多重要资源,在这个层面可以加大行政主抓的力度,“两手抓”可以达到“两促进、两提高”的目的。于是从2014年进行试点,2015年推开,在县(市、区)普遍建立家长学校总校。局长任总校校长,分管局长任常务校长,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任副校长,家长学校总校办公室设在县(市、区)一个行政科室,建立相关制度,形成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主抓,关工委配合抓,学校主办的格局。到目前为止,全省105个县(市、区),已有102个建立了家长学校总校。明年上半年将可全面完成。这一管理体制的创新,大大地推动了家长学校工作。
8.在民办学校实行“干部教师一岗双职”以及和公办学校开展“公民共建”活动。
9.在高等学校关工委分活动片。在总结块块分片的基础上,实行纵向分类分片,增加了分片活动的效果。在中小学试行关工委联盟活动的办法,增加了活动效果。
(四)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推动创新的措施
1.文件引导。一是把以往的创新成果写进文件进行推广;二是在文件中提出新要求,比如51号文件提出要锲而不舍地加强“学习型、服务型、调研型、创新型”关工委建设,把创新作为关工委建设的灵魂来抓,以创新带动学习,促进调研,搞好服务,提高水平。
2.设立创新奖,进行推动。从2013年起,每两年进行一次创新奖的评审和表彰。目前,已进行了三次评审,共评出80个创新项目,涵盖了关工委工作的方方面面。编了三本书《求索》,既加强了创新成果的放大,有推动了创新。
3.把创新成果列入考核项目,比如申报“优秀工作团队”必须要有创新获奖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加大了创新推动力度。
4.进行创新性研究,就某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思路上引领。
乘势而上
所谓“乘势”,主要是三势:
第一,要借势。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习总书记对关工委工作十分重视,2015年8月24日的重要指示,是我们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按照省委的指示,要把习总书记的这些指示在江苏落地生根。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总书记指示,推动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发展。这是借势发展,这个大势,是大气磅礴之势。
第二,要顺势。江苏教育系统关工委经过25年奋斗,基本上解决了有钱办事、有人办事、常态办事以及会办事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强调关工委工作质量,确立更高的标准,及时提出优质化,就是关工委工作的依势而为,顺势发展。优质化是江苏教育关工委的必然要求。
第三,要趁势。现阶段江苏教育的重点是优质均衡发展,我们关工委要配合优质均衡发展,我们必须要有优质的服务。我们必须趁江苏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势头,实现自身的优质化。
所谓“而上”,就是要上优质化。优质化是江苏教育关工委的发展方向,势在必行。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有条件的地方可先开展优质化试点。如何开展优质化创建,现在我们正在准备下发一个文件,明年下半年进行部署。所以优质化问题要留待明年再讲。